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瀚海狼山
光辉战斗机正遭遇本国海空军的“叶公好龙”!(下篇)
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该成语一般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它。原文是“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而南亚某国上上下下对光辉战斗机态度,恰恰就是现代版的叶公好龙。不但是该国空军,就是该国民间也都想当然地认为光辉战斗机是具备隐身性能的全球一流的4.5代战斗机,可以和全球任何一流战斗机过招。自然也有资格参加全球所有先进战斗机的同场竞标。于是光辉不但拿来向小国推荐,更是堂而皇之地向所有的发达国家反推销。这种自信也真是没谁了。而其本国舆LUN对光辉战机也是当宝贝一样的各种吹捧,
光辉战斗机正遭遇本国海空军的“叶公好龙”!(下篇)
根本上在于40年搞下来,就这么一根独苗,不捧光辉又能捧谁?虽然光辉战斗机“优秀”到这个程度。但是在其本国海空的实际装备,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呢。这就在于其本国海空军虽然在精神层面,也支持无上限的吹捧光辉,但是真正拿来自己用,则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对其本国空军来说,光辉战斗机首先有一个体量太小的问题。不过体量再小,也是一种起飞重量4.5到5吨级的战斗机。难道过去装备过的大量米格21,不是同样5吨级别的轻型战斗机吗?而且光辉还采用了F404中推发动机和配备了三代机标准的雷达。对比米格21费油的涡喷发动机和非常小的机头调节锥雷达来说,总算是巨大的进步。话虽如此,但是米格21主要面对的是20世纪水平大同小异的对手。但是现在是21世纪的20年代了。就算是小国也开始装备3代机。
光辉战斗机正遭遇本国海空军的“叶公好龙”!(下篇)
而光辉仍然是不到5吨起步的重量,这个体量在当今全球所有现役的三代和三代以上战机之中,完全是体量最小的一个。体量太小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连带负面影响。除了武器挂载能力非常小之外,最致命的问题还是光辉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小的可怜。不带副油箱作战半径只有300公里。带上2个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也不过400公里。这个数据比当今很多一流的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还要短。而且现代很多大型区域防空导弹的作战打击半径也到了400公里以上。这等于光辉战机刚刚从跑道上拉起来,就已经是对手先进空空导弹或者防空导弹锁定瞄准的靶子。如此一来还如何投入空战?体量太小作战半径也小,这只是问题的最主要部分。光辉战机还有气动操作面过少,减速不理想等严重影响空战性能的问题。
光辉战斗机正遭遇本国海空军的“叶公好龙”!(下篇)
如果想大改必须彻底改变原始气动设计和重新编制飞控软件,没有另外十年功夫下不来。现在刚刚给光辉安装上一套不会动的“鸭翼”,仅仅这个小小的升级,恐怕就要再反复试飞的三五年。就不用说另外的大幅度升级。其本国空军对光辉战机的基本态度如此,那么该国海军就更是如此。海军型光辉一共就生产了2架。居然可以实现了独立的上舰降落和起飞。这个水平确实不低,或者说这个胆量确实不低。不过成功之日基本就是上舰光辉的彻底下马之时。也许实际上舰期间的一个架次的起落,已经让这架试验机近乎结构散架了。因此立即下马,连第二次的重复试验都没有了。不再重复试验,就可以永远宣传光辉已经完成了实际上舰起降。说白了还是图了一个虚名。都说明该国海空军并不是真正喜欢光辉;
光辉战斗机正遭遇本国海空军的“叶公好龙”!(下篇)
而该国的军品采购的计划制定和执行单位同样不是从真心里喜欢光辉。毕竟光辉80%以上的主要系统都需要从国外原装进口,而飞机零部件进口的价格是基本透明的,完全没有整机进口那么好忽悠。因此光辉每年平均生产不了一架,才是该国与光辉直接有利害关系的各单位对光辉的真正态度。而该国空军当然不会承认这一点,还搞出了一个14架光辉编队飞行的噱头。而14架算什么,如果该国空军可以有140架光辉一起飞上天,那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