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不久,俄罗斯Kronstadt集团同某友好近邻达成了出口“猎户座E”攻击型无人机的协议,并将在2022年进行交付,而此次交易是俄无人机首次出口国外。同时,该公司还对外声称,当前已有20多个买家存在购买这款无人机的意向。
作为近年来俄中型无人机的典型代表,“猎户座E”无人机充分运用了诸如航电通信、发动机等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俄罗斯无人机长期落后的认知。
据了解,自新世纪以来,世界军事大国开始纷纷上马各类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配置有领先的侦察、通信以及攻击等系统,逐步成为令人惧怕的空中装备。据悉,此类无人机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比如拥有30小时以上的滞空能力和6000公里的作战区域;能够实施大范围侦察并进行精确攻击;具备显著的性价比优势,根本杜绝了人员伤亡事故等。如此一来,该类无人机在持续推进的网络中心作战体系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从挂载量上看,“猎户座”仅能满足200公斤弹药储存,这与“翼龙-2”等无人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与美国等无人机大国相比,“猎户座”总显得攻击实力不足,虽然能搭载数枚小型导弹等武器。
早在冷战时代,苏联十分重视对无人机的研究,通过借鉴美军“火蜂”无人机而推出了图143无人机。据悉,该无人机拥有960公里/小时最快飞行速率,最大飞行升限可达2000米。虽然图143在实力上明显不如“火蜂”,不过这却是苏联利用数年时间集中研发的成果,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当苏联坍塌后,俄罗斯受限于资金不足等现实困境,最终不得不停止无人机研发,因而导致技术实力被别国大幅拉开。
近年来,俄罗斯借助技术积累和创新,终于在国产无人机领域取得进步,开启了研发部署进程。除了上文提到的“猎户座”外,俄罗斯还打造出采用双发涡桨发动机的“牵牛星”无人机。
综合来看,“猎户座”无人机虽然暂时不能与美国等大国无人机相比,但其代表了俄罗斯的真实实力。比如其运用模块化设计特征;大量采用碳纤维等材料,从而减轻实际重量;能够适应环境对机载设备进行调整等。
通过“猎户座”等无人机纷纷亮相,俄罗斯终于在该领域实现了迎头赶上,但想要对无人机强国进行超越,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