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家的巨额财产到底哪里去了呢?

发布时间 :2021-11-05

​​五眼桥以为,林家的财产,还在林家。虽然,《红楼梦》文本对此也没有明确交待,但是,曹雪芹先生已经用“不写之写”的方法告诉了当时的读者。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中写道:

 

紫鹃道:“你妹妹回苏州家去。”宝玉笑道:“你又说白话。苏州虽是原籍,因没了姑父姑母,无人照看,才就了来的。明年回去找谁?可见是扯谎。”紫鹃冷笑道:“你太看小了人。你们贾家独是大族,人口多的,除了你家,别人只得一父一母,房族中真个再无人了不成?我们姑娘来时,原是老太太心疼他年小,虽有叔伯,不如亲父母,故此接来住几年。大了该出阁时,自然要送还林家的。终不成林家的女儿在你贾家一世不成?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宦之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的。……”

 

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紫鹃看他怎样回答,只不作声。……晴雯见他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忙拉他的手,一直到怡红院中。袭人见了这般,慌起来,只说时气所感,热汗被风扑了。无奈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

 

这就告诉我们:虽然在第二回中曾经说到,“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没甚亲支嫡派的”,但是,苏州林家毕竟有族亲叔伯存在,按照宗法习俗,他们有义务、也有积极性担负起监护、抚养林黛玉的责任。

 

对此,贾宝玉也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宝玉听到这个消息立马信以为真,当下昏厥,几乎死去。

 

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林家既然有族亲叔伯存在,那么,他们中的辈分较高、年纪较长、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较高者,对各自范围内的族人就拥有统率、处置和庇护之权,自然也就有权干预林家的财产处理。他们的这种权力和权威,得到了国家政权的认可,得到了大多数族人的拥护,因此几乎无人敢于藐视、僭越、突破和挑战。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一些偏僻闭塞落后的农村,依然可见一些族亲叔伯不肯退出历史舞台,还在那里顽固地以责任、关心、保护为幌子,处心积虑地觊觎、侵吞着族内一些孤儿、寡妇的利益和财产。

 

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却没有生养。在 《红楼梦》时代,无子女的妻子尚且没有继承权,那些无子女的姬妾就更不用说了,充其量她们只能得到一些维持生活的财产,而且还有可能被有意侵吞这笔财产的族亲叔伯们撵走。独生女林黛玉,倒是林如海遗产的继承人,但是,她尚年幼,按照宗法规则和乡风习俗,她的法定监护人必然是林家的族亲叔伯,而不是实际上已经履行监护人职责的贾府;因此,她名下财产的管理人,必然是她的法定监护人林家族亲叔伯。对此,他们是绝不会相让的,因为,作为继承了巨额财产的小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和财产管理人,对这一大有油水甚至有机会蚕食鲸吞对方财产的美差,又是名利双收的职责,谁会愿意放弃?哪怕是傻大个也不会放弃这个千年万载都难逢难遇的绝好机会!

 

有网友“风之子”在网文《贾琏如何侵吞林黛玉家家产?》中说到,“林如海家自上五代起就出来做官且五代单传,事实上那些所谓的林家族人和林家早已经是形同陌路,没有往来甚至素不相识了,林家族人根本就没想到要参与。”这种猜想太不合情理,太一厢情愿了。苏州离扬州才四五百里路,在水陆交通素来方便的苏、扬一带,难道族亲叔伯之间的往来是个大问题?按照常理推论,事实可能是恰恰相反, “富在深山”尚且 “有远亲”,更何况林如海世代高官显爵,大权在握,从老家前来投奔找事做的亲属恐怕是一茬一茬为数不少呢!

 

林如海已经病重多时,已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这种情况下,先于贾琏到达扬州的,肯定是近在咫尺的苏州老家的族亲叔伯。待到贾琏携带着林黛玉赶到扬州的时候,林如海已是弥留之际,而林家族亲叔伯早已经从容不迫 “诸事停妥”了,甚至有可能在族亲叔伯家庭之间选定了一个小男孩为林如海立了后嗣,合法地将林家的财产一分为二,然后暗度陈仓据为己有。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如果曹雪芹要详细描述贾琏的扬州苏州之行,我想,在林如海葬礼上的贾琏,即使是再贪婪再狂妄无知,恐怕也不敢在林家族亲叔伯面前提出这个问题来;即使是再有心机,再有谋略,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得逞。因为,贾琏毕竟是个聪明、知机、识时务的人。

 

网友 “风之子”在网文中,也考虑到了林家族亲叔伯们的存在。但是,他却认为:

 

整个过程当中,从料理后事到送林如海入祖坟,始终没有林家那些五服之外的族人亲戚出现,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在贾琏处理林家后事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林家五服之外的族人,是靠边站,是没有参与的,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

 

1.  生前得到林如海的许可,或者说林如海留下遗嘱,就不要林家族人参与;

 

2. 贾府强势,以林黛玉外祖娘舅的身份出现,林家族人焉敢废话?

 

所以,林家族人没有出现,首先应该是林如海的意思,其次才是贾府的强势,你想,一旦贾琏有林如海的遗嘱,将林家后事及林黛玉的未来交付贾府来管理,加之贾府的威势,林家族人即使想参与也是徒劳,屁都不敢放一个吧?

 

对于上述内容, 《红楼梦》文本中没有片言只字,纯属子虚乌有,一厢情愿。至于林家人没有参加林如海的丧礼,那是因为:林如海的丧葬事宜不是《红楼梦》描述的内容范围,所以,就连贾琏、黛玉是否参加了丧礼也没有提一个字呢,难道我们可以认为林黛玉在她父亲的丧礼上没有哭泣、没有磕头吗?

 

再从逻辑推理来说:

 

林如海难道跟林家族亲叔伯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致立下遗嘱不要他们参加丧礼?难道林如海不担心死后不能归葬苏州林家祖墓,不能进入林家祠堂?

 

贾府固然是家族强势,赫赫炎炎,可是,不管再怎么样,也要遵守起码的乡俗民风,也不能违反已经深人人心几千年的宗法习惯吧?

 

讨论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站出来向笔者“将一军”了:

 

“你啰嗦了老半天,还没有说到点子上啊—— 《红楼梦》文本也没有提到林家族亲叔伯管理林家遗产啊?你不也是胡言乱语么? ”如果这位朋友是生活在明清时代,而不是生活在当代城市,那他就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了。

 

因为,在曹雪序写作《红楼梦》的时候,族亲叔伯在他所属范围内的势力之大,权力之强,那是人人身处其中的现实生活。在这种现实生活中,族亲叔伯们毫无悬念地代管族中小孩子的遗产,那是普遍现象。既然如此,向来惜墨如金的曹雪芽,还有必要对这件事啰嗦一番吗?

 

只是曹雪芹没有想到,时代进步得飞快,随着现代化车轮的滚滚向前, 封建宗法制度习俗土崩瓦解,生活在城市中的当代年轻读者肯定是搞不懂了。

 

当然,这是时代的隔膜,生活的隔膜,不是曹雪芹的责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