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人员频频确诊,港府为何未改隔离政策?

发布时间 :2021-11-15

​​如果说香港与内地通关是头等大事,而内地本就有担心香港的豁免隔离群组(如航班机组人员)以家居隔离方式影响“外防输入”效果,那么近来接二连三爆出航空货运机组人员返港后确诊新冠肺炎,可谓头等坏事。


香港上周(11月8日-11月14日)录得输入个案共13宗,其中4名是航班机组人员,占比达三成。继日前国泰航空两名机师从德国返港中招后,昨天(14日)再有一名国泰货运机组人员被确诊,这名53岁男子于11月3日离开香港前往德国,11月7日由德国经航班CX3166返抵香港。


香港7日来录得4宗航班机组人员确诊个案香港7日来录得4宗航班机组人员确诊个案


专家组织吁撤销机组人员豁免隔离


正值大家憧憬年底有限度“小通关”明年二月较大规模通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希望)之际,机组人员仍然获豁免于指定处所隔离检疫,继而染疫进入社区带来潜在风险,无异于一盆冷水照头淋,能否通关再添疑惑。


对此,香港专家和当地组织今天都呼吁,要撤销机组人员豁免隔离的政策。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认为机组人员属高风险接触人员,建议抵港后应到检疫酒店隔离7日,并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以减低病毒传播风险。他同时建议港府要检讨滞后的风险评估机制,因近日欧洲部分地区疫情反弹,而这些地区还停留在香港列表的中风险地区。


何栢良建议机组人员到检疫酒店隔离7日何栢良建议机组人员到检疫酒店隔离7日


民建联亦促请港府取消机组人员豁免检疫的安排,以至少隔离7天代替,以免影响与内地通关进度。


民建联吁机组人员由外地回港须至少隔离7天(民建联视频截图)民建联吁机组人员由外地回港须至少隔离7天(民建联视频截图)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机组人员可豁免强制检疫大大增加本地传播风险,而特区政府3个月来没有更新世界各地的风险评估,令防疫抗疫工作落后于形势,更呼吁当局加强进一步推动使用“安心出行”,令中央放心早日落实通关。


港府:客货运对市民生活和经济“很重要”


虽然根据专家意见,为堵防疫漏洞助通关,机组人员的豁免应该撤销,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不为所动”,她说关注到有豁免检疫的机组人员返回社区后确诊,当局已和涉事的航空公司会面,要求调查和跟进。


她解释没有行动的原因,由于客货运对市民生活和经济很重要。她表示,特区政府会以风险为本,维持必要的往来畅顺。


港府在上周五(12日)发布“将加强机组人员防疫安排”的公告,称货机机组人员不接触乘客,停留外站期间也不会与小区直接接触,会在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房间隔离并乘坐点对点交通往返酒店与机场。


当局亦称已加强外站期间的死循环管理措施,包括要求机组人员返回居住地方后尽量不外出,并接受快速测试。另一方面,航空公司须就货机机组人员在医学监察期间的活动施加更严格限制,并订明更清晰指引和加强监管,回港后核酸检测次数会加密至每日一检;所有本地机组人员须接种第三针疫苗,以期更好保护个人、旅客和本地社区。


机管局:10月客货运量双位数增长


的而且确,客货运很重要。香港机场管理局昨日(14日)公布香港国际机场10月份航空交通量,货运量为46.2万公吨,较去年同月录得14.7%的双位数增幅,客运量及飞机起降量则为13.7万人次及近1.4万架次,分别比去年同月增加72.6%和28.7%。机管局指10月货运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出口货运量增长16.5%,以及航空货运踏入传统旺季;机场的进口及转口货运量亦录得双位数增长,月内以往来北美、东南亚及欧洲的货运量升幅最为明显。


客货运量谷底反弹,让阴霾密布的经济局面乍现曙光,若然撤销机组人员豁免安排,预料会对运输物流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不过,客货运固然重要,与内地通关何尝不重要?


政策所谓尽量不外出云云,等于有机会外出,一次外出,足以播疫。机组人员的豁免安排继续存在的话,恐怕内地不会放心与香港恢复久违了的无障碍往来。更何况,在香港防疫措施愈收愈紧的当下,机组人员仍获豁免,难免令人费解。


虽然国泰昨晚表示,本月起曾到德国法兰克福的机组人员返港后须于检疫中心隔离21天,但这只是航空公司的自律行为,并非具有普适性的政府规范。既然接二连三有确诊个案证明机组人员获豁免是“外防输入”的漏洞,为求通关,港府或不应放之任之。

图片​​​​图片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