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伤的孤狼

发布时间 :2021-11-19

​​​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消息,10月2日发生撞击事故的“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已于当地时间18日晚离开关岛海军基地,返回本土进行维修。之前,该艇从事故发生地以水面航行状态开到了关岛码头,在普吉特湾造船厂人员和AS-39号潜艇支援舰的支持下进行了初步维修。


这是当时该艇靠泊关岛码头的卫星照片:

关岛卫星图关岛卫星图

然而关岛没有能对该艇进行大修所必须的干船坞......夏威夷也修不了....


我们看看之前同一个码头的照片(图源美国海军):


右侧即潜艇支援舰AS-39,当时正维护两条洛杉矶级艇右侧即潜艇支援舰AS-39,当时正维护两条洛杉矶级艇

所以,“康涅狄格”不得不带伤踏上漫漫回家路,目的地是远在华盛顿州的布莱默顿。


从10月2日至今,第七舰队乃至美国海军一直对该艇的事故语焉不详,先是捂了5天才对外公开,然后面对各方追问依旧语焉不详,只说“在印太地区撞击了海底不明山脉,反应堆没事“云云,一点细节也不肯透露,倒是从重从严从快地撤了艇长、副艇长和首席声纳官的职务。


而其他美方的消息来源则表示,事发地位于中国南海,撞击造成了该艇前部压载水舱的破裂。


几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就耐人寻味了。


首先,美方用词是”搁浅“,而准确通俗的翻译应该是”托底并剐蹭“,也就是说该艇当时并非静止坐底,而是带着速度把肚子蹭上了海底物体,否则没法解释受伤的11个艇员。


央视演示动画


由此推论,该艇当时应处于浅水区----南海普遍水深较大,浅水区只存在于岛礁周围和近岸海域。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要把声纳官免职-----在陌生的、缺乏水文资料的浅水区,潜艇应当低速航行并打开导航声纳。


当然,导航声纳属于高频主动声纳,开启它必然使潜艇丧失一定的隐蔽性。那是当时没开?还是虽然开了声纳但是主管走神乃至溜号?于是引发下一个问题:


康涅狄格号当时究竟在哪儿?在干什么?


近年来,美军不断在南海搞事,这次又跑到浅水区,不排除是对我岛礁宜居化改造后的状态和水下航道情况进行探摸窥视,如此方可解释为何美军一直吞吞吐吐对事故地点打死不说-----干脏活儿出了糗,滋味不好受。而在对手眼皮底下这么危险的活儿居然出了托底剐蹭的纰漏,实属低级错误。按照第七舰队的说法,“正确和审慎的判断及遵循程序本可避免此次事件”,当时艇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被撤职的三名军官究竟是不作为还是乱作为?目前还不得而知。


有朋友问,那为什么出了事儿不悄悄溜走反而浮出海面往回跑?这就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


按照美方说法,事故造成该艇”前部压载水舱破损“。注意这个词,”压载水舱“是个泛指,它包括主压载水舱、平衡水舱、燃油舱、污水舱、冷却水舱等等,从美方的描述和事后的上浮来看,受损的应当是位于艏部的平衡水舱。平衡水舱起着调整潜艇纵向稳定的作用,通常有艏部和尾部两部分,艏部破损的话很麻烦,你光靠那几个舵面来维持稳性太危险了,所以上浮出水是不得不为之的。


平衡水舱位置:A区下部

艏部平衡水舱布置于主耐压壳体与声纳舱之间的A区域艏部平衡水舱布置于主耐压壳体与声纳舱之间的A区域


而且,这个部位伤了的话,难保后面的肚皮没事儿....肚皮上还有一堆开口、阀门,还包裹着很多管线呢。


究竟伤成什么样,恐怕要等它回到布莱默顿进了干船坞才能看清楚,希望届时有高清大图,各位老TW动起来哈。


还有朋友说,美军称反应堆和推进装置完好,是真的吗?为什么事后会有美军的核侦察机来转悠?


从海狼级潜艇的结构来说,其S6W反应堆布置于艇体中部、主耐压壳体内,受损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堆要是出了事可就热闹了,哪还有机会自己跑回关岛)。但是,冷却水舱有事儿没有?不好说啊,反正你不说清楚,这个污染环境的嫌疑就一直存在。


总之呢,准备部署在西太的海狼三剑客一下变成三缺一了,接下来第七舰队的牌还怎么打?钢铸件检测造假的事儿(另一个话题,回头说)又闹出来,美国海军的脸往哪儿放?修艇的一大笔钱没在预算内,国会的兜掏不掏?


拭目以待。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