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与甲减的距离,其实就是双手的温度差异!

发布时间 :2021-12-05

​​

汪大姐得甲亢已经有2年了,一直服用药物控制。但汪大姐的病情却没能得到有效控制,每3个月一次的检查和每天的服药,以及服药带来的肝功能、白细胞损害让她心力交瘁。终于,汪大姐痛下决心,打算进行碘-131治疗。

经过碘-131治疗后,汪大姐“痊愈”了,情绪也平稳了,身体的温度也在逐渐“降低”。

可1年后,汪大姐似乎又像变了一个人,曾经的“辣妹子”变成了如今的“冰美人”,甲亢时期的汪大姐做事情都是风风火火,现在却异常淡漠。而对于汪大姐自己而言,最大的改变就是双手的温度:以前两个手心常年像攥了个火球,可现在双手就像握着冰块。


正逢单位体检,汪大姐却被查出有严重的甲减。拿着报告单,汪大姐找到了当初给自己做碘-131治疗的医生,问道:“医生,我以前是甲亢,现在怎么变成甲减了?”医生答:“做碘-131治疗后,的确有很多患者会变成甲减,不过甲减比甲亢好治疗,吃药就可以了。”虽然很无奈,但汪大姐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开始接受甲减的治疗。


其实,许多甲亢病人即使不接受碘131治疗,同样也会出现甲减。这就像一个孩子最终会变成老人的道理一样,是一个必然结局。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汪大姐就属于继发性甲减。由于全身基础代谢变慢,患者常常有皮肤苍白、怕冷等表现,与甲亢的高代谢形成鲜明对比。

原创: 中国家庭报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向原创致敬!​​​​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