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很多危险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肾衰竭主要原因之一,控制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专家们给大家提出下面应该知道几件事情:
1、每个人都应当知道自己的血压,每年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测量自己的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取其平均值血压≥140/90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高血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高血压。
2、正常的血压是小于120/80mmHg,而不是小于140/90mmHg;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为正常血压高值(或高血压前期),流行病调查表明,处于正常血压高值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而且,血压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
3、不要认为血压超过140/90mmHg才有害。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发生心脑肾疾病的风险逐渐增高;从血压115/75mmHg开始,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一个人血压135/85mmHg你觉的很好,但是他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血压115/75mmHg的人增加一倍。所以说不要以为血压超过140/90mmHg才有害,几年前美国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更改为超过130/80mmHg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4、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在家自测血压。经常听到有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每次测得数值都不一样!”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血压一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恰恰说明电子血压计是很敏感的。
正因为血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测量血压时有很多要求,比如周围环境安静、测血压前安静休息5分钟,不要吸烟、喝咖啡排空膀胱,测血压时要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2次的读数相差5mmHg以上还要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测量血压有如此多的要求,一方面说明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另一方面也反映血压时刻在波动,因此每次测出的血压数值也会有所不同。不要因为这个问题就认为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再过几年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渐被淘汰。电子血压计将成为测量血压的主要工具。
(未完待续;资料来源:郭艺芳心前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