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当资本的猎犬横扫世界之后。很多处在发展水平中等的国家不得已而为之,玩命的出口商品、货物、农贸来换取美元做自己的“护身符”!其实资本目的就在于此,完成世界单一货币的战略部署!外汇市场打击,逼迫囤积美元!囤积量少就挨打,囤积多了,紧接着就是通过调息制造通货膨胀!
目光投向美国大陆,当资本发现大部分普通人的房地产贷款资源被开发殆尽后!利用地产泡沫来一次全球金融收割的机会已经来了!收割工具就是那接近1千万的贫困或信誉不好的穷人和新移民。房利美与房地美这两家美国特许经营机构,很好的利用短期债卷来资助了,这一场收割行动!
美国的房贷市场分三种等级:优质、ALT-A(中等)、次级。优质市场面向收入稳定可靠、债务分担合理的客户(贷款为基准年利率)。次级市场是一群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高于基准年利率2%~3%)。而中等市场介于两者之间,绝大部分都是短期持有(炒房客),这类人信用记录良好,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文件(高于基准年利率1%~2%,但使用的是浮动利率)。但这类人的贷款普遍被认为比次级贷款更安全。为什么普遍被认为?我猜应该是利润要远远高于优质贷款,所以被银行家倾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次级和ALT-A风险很大!资本当然最清楚不过。当次级房贷与ALT-A这两类总额达到极限时,资本便开始着手剥离!剥离的方法对于资本来说简单而又轻便,就是将这些债权打包装箱进行抵押!再出售!
这些次级和ALT-A房贷债权合同演变的债券,原本是难以套现的。因为在美国大型投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机构要想对一种理财产品进行注资的首要条件,是必须达到评估公司AAA评级。可这些债券连最低等级都达不到,所以一开始很多大型投资机构是无法购买的。当然高风险就伴随着高利润,高利润就会有聪明人(资本的家丁)去冒险。这些聪明的人首先将债券按照出现拖欠概率,分成不同的等级。风险最低的“高级品CDO”大概80%,风险中等的“次高级CDO”大概10%,风险最高的或者已经逾期的“普通CDO”占有10%,看看这些原本就是风险极大的债权合同,被这些聪明人巧妙包装后竟然变成了精美的理财产品。
当聪明的人们手捧着这些理财产品来到评估公司时,评估公司都看傻眼了、呆住了。巧舌如簧的聪明人大谈着如何靠谱、如何保险,他们还提供了一些数据来证明“高级产品”出现违约比例是如何之低,即便是出现违约,也是先赔光了“次高级”和“普通”,有这两道防火墙,“高级产品”简直就是固若金汤。最后再添上地产市场的红火景象,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这就是稳赚不陪的理财产品。聪明人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弄得评估公司不给评个AAA都有点不好意思!最后聪明人还是拿到了AAA评级,欢天喜地的走了,评估公司也安静了!真是滑稽。
形象比喻,这个债权演变成AAA级债券的过程类似一群不法商贩,将麦当劳倾倒的废油收集起来,再经过简单的过滤和分离,重新包装一下又卖给了饭馆老板炒菜。
这些聪明的人: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花旗、德意志、美国银行等龙头投资银行。获得了AAA评级的CDO产品,在销售方面自然是很好的。但没有评级的“次高级”和“普通”的CDO就难以出手了,不过也难不倒这些聪明人!以雷曼兄弟公司为例,拿出一点钱,成立对冲基金。对冲基金以杠杆模式购买母公司帐上难以套现的CDO,这就从法律上完成了划清界限的工作。高风险对着高回报,高风险没有如期出现,高回报立刻受人倾爱!CDO的市场交易前期只限于大型投资机构,而债券市场散户交易还很冷清,没有可靠的价格信息做参考。所以监管部门只能用对冲基金内部计算结果作为资产评估标准!这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项全部都有了,还有什么能阻挡的了呢?一时间,拥有这些“次高级CDO和普通CDO”债券的对冲基金红透华尔街。于是开始了2004年的1000亿美元CDO发行、2005年的1500亿美元CDO发行、2006年的3000亿美元CDO的发行乃至2007年崩盘前的2000亿美元CDO发行。雷曼兄弟公司大而不到的神话传说,演的世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资本的收割也变得越来越猛烈(美联储加息),雷曼兄弟最后终于食得其果。
雷曼兄弟破产就像病毒一样向亚洲袭来,其中摩根家族的代表高盛集团旗下的高盛高华证券公司在病毒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是这样的外资公司,反而入股了中石化、中粮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企业,并占有中国移动的股份。当然少不了世界环保基金会这位主角,还有资本运作下的很多“品种繁多的基金会”,它们都是在这场收割战役中的尖头兵。
资本就像是四维空间中的物种,操控着我们三维世界人类。一群没有任何荣誉、任何信仰的人。总是先给你需要的、再给你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总是能提前知道你需要的、又再你最需要时候拿走你最重要的。写到这又一次让我想起了马云的“花呗”“借呗”还有蚂蚁金服!有着稳定和固定工作人,债务分担合理的人可以应对!没有稳定就业的人、临时工、合同工如果出现逾期,那么年化率24%的复利,谁能承受?资本的病毒传播的如此之快!
短文至此:世界环保基金会三部曲终于收尾了!一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翻看经济学家的作品、网上搜索当年的证券交易量等等!算是已经介绍的比较清晰了,但是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有待提高。有一点要说清:我们的环保是为了百姓、帮扶企业、惩罚故意,而境外所有举着环保头衔的组织都是为了资本(包括碳中和)希望国人明白什么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