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划清了整个时代的界限。这个时代始于苏联解体。世界当时的稳定两极秩序被所谓的自由秩序所取代,其本质是在美国及其盟国以“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在国际政治方面占据统治地位。
危机早已显现,那些“主要反对者”起初却仿佛完全没想抵抗。一段时间以来,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非西方国家一直在努力融入世界新秩序。中国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充分利用形势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俄罗斯的情况变得更糟,但它也开始寻求世界秩序的修正,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俄罗斯花了很长时间,试图在世界的新秩序中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
然而,这种划分方式是不够灵活的,权力间相互制衡的缺乏使这一制度逐渐摇摇欲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文化和政治上的求同存异,这点对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来说是极为必要的。世界各国本就百花齐放、各不相同——然而,却有人企图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各种方式,强行达成一种同质化。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不断地恶性循环。
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反照出了美国及其盟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所作所为,这样的事他们做过不止一次。
据史料记载,沙皇俄国时期,彼得大帝在波尔塔瓦战役后向自己的对手、瑞典的雷恩舍尔德元帅敬酒,并称为“向老师敬酒”以表示尊重。时至今日,俄罗斯领导人同样从西方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行动中,很容易发现美国及北约针对南斯拉夫、伊拉克、利比亚的战役像是一种先例,从军事到信息通报方面均是如此。
这一紧张局势由来已久,乌克兰现已成为决定性的前线。这不是像20世纪后半叶发生的冷战那样的、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一些国家想要挑战一国独大的霸权,支持多样化的国家架构模式,而在现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各国之间全无阻碍,诸多限制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其中的现实原因是,双方都想要夺取有战略价值的土地,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媒体常用的一个词“历史的轮回”,大概可以描述这一现实情况。如今有两种增强国家影响力的方式:一种是增强简单易懂的硬实力,比如民族和领土;另一种则是发展文化上的先进影响力。所谓的“话语权”被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交流与经济的集合体,其中有无数飘忽不定的分类,但它们可以被统称为“价值观”。
冷战后,用来取得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的方法也逐渐现代化。它们被称为“综合手段”,总的来说,这些手段从未招致强烈抵抗,更遑论正面的武装抵抗。
2022年发生在乌克兰的事件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哪一种方式终能获胜?从这个层面上说,认为这一事件的后果可能比想象中严重得多的人应该是对的。
决定采取极端激进措施的俄罗斯领导层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甚至有意识地想要达成这样的后果。俄罗斯与西方合作的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合作将被孤立所取代,而是一些重要合作领域将逐渐封锁。
冷战终将继续。一段时间之后,军事行动造成的骚动将会逐渐平息,一部分合作往来也将恢复,但时代的分水岭已经划下。即便是在乐观的情况下,解除制裁也需要很多年,多边关系的逐步恢复将缓慢而有选择地进行。经济发展合作上的重组也将需要不同的计划,加以刺激或是放缓步伐。对于俄罗斯社会——那些中坚力量将不得不认识到,过往的生活方式已不再适用。 “俄罗斯力量的堡垒”凭借自身实力放手一搏,成为世界局势根本性变化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