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志 | 加宽,再加宽

发布时间 :2022-03-01

​​
航空志

【编者按】2020年春,为了丰富读者的旅行与航空历史的认知,新增【航空志】栏目,讲述航空发展史的常识与故事。同时也搜集读者所好奇的航空知识,共同认知,陪伴分享。

 

(第十三期)

 

图片

 

二战结束时,波音公司的生存状态远不及道格拉斯公司。道格拉斯则凭借DC-3/4/6/7等商用飞机在民用市场上经营得风生水起,崛起成为民用飞机制造霸主。要谋求未来的生机,波音公司只能开拓民用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挑战道格拉斯的垄断地位。

过去的尝试是苦涩的,波音377活塞螺旋桨客机仅仅销售出56架,项目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波音总裁威廉•艾伦明白,挑战只能继续。
20世纪50年代初,艾伦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利用美军未来对喷气式空中加油机的潜在需求,开发一种军民兼用的喷气运输机。高达16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全部由波音一力承担,这一型号被命名为波音367-80。1954年,367-80首飞成功,在美国空军加油机的竞标中优势明显,波音公司信心大振。367-80的机身宽度被设计为132英寸(3.35米),作为加油机载油量和航程均显不足。后来波音公司大幅度修改了机身设计,将宽度增加到144英寸(3.66米)——改进后的飞机赢得竞标,后来发展成为KC-135空中加油机,同时也演进成为波音707原型机,获得市场浓厚兴趣。

道格拉斯不可能坐视波音独占喷气商用飞机市场,很快启动了自己的喷气式客机项目DC-8。凭借道格拉斯对市场需求特别是客容与航程的洞察力,DC-8机身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147英寸(3.73米),比707原型机足足宽了3英寸(约7厘米)。DC-8客舱内每排设置6座,而707只能设置5座。由于机身宽度限制,波音707客容和航程均不及DC-8,其更优的机翼后掠角设计无法转变成更好的经济性。更为致命的是,在许多航空公司眼里,客舱宽度被视为客机市场竞争力的标签级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产品兴致的高低。

 

 

怎么办,波音还需要为这3英寸的差距奋斗么?如果维持现有机身宽度,无疑是一个划算的考虑,因为生产KC-135的大量装备设施可以直接用于707,经济上收益巨大;而一旦变更机身宽度,无异于重新设计,还必须另外筹备全新的生产设施,设计修订和设施重建都要耗费巨资。

 

图片

 

1955年泛美航空那次酒会成了促成艾伦大胆决策的关键。酒会上,美国也是世界航空运输巨头——泛美航空公司宣布未来将打造全喷气式商用飞机机队,同时还向外界公布了采购20架波音707和25架DC-8的决定。波音感受到了现实威胁,当时的707在客容和航程方面的劣势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可能无法匹敌DC-8。如果在泛美这样具有强烈示范效应的航运巨头的订单上都不能占优,那可能真的就没有未来了。

 

艾伦决心孤注一掷。波音决定全面修改707的原始设计,机身重新被加宽加长,翼展加大,客容和航程得到提升。改进后的707-120客舱宽度增加了4英寸(约10厘米),达到148英寸(376厘米),不仅实现了单排6座布局,还反超了DC-8近3厘米。

 

最终的结果已成历史。

 

波音707以远超DC-8的销售业绩逐步赢得了商用喷气飞机市场优势地位,道格拉斯商业飞机制造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表面上看,波音公司似乎是一战功成,然而在这尺寸之争的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深度解析、果断决策和高效执行。

 

以上文章来源于云端春秋 ,作者司古如是说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

插画:大薛​​​​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