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深海6500”号(しんかい) 载人潜水器是由日本海洋-地球科技研究所(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MSTEC)研发和运营的深海载人潜水器,1989年建造完成并进行了一系列载人潜水试验,是日本下潜深度最大、作业能力最强的载人深潜器。“深海 6500”号在水下作业时间长达8小时,曾下潜到6527米深的海底,创造了载人潜水器深潜的纪录。自1991年开始服役以来,“深海6500”号深潜器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从事海底地形、地质和海洋生物的调研,共下潜了1300多次。其长9.7m,宽2.8m,高4.1m,重量:26.7t(空气中)最大下潜深度:6500m,可载人数:3人(2个潜航员,1个研究者) ,正常下潜时长:8h ,生命维持系统时长:129h, 最大速度:5km/h。安装的仪器:2个高清照相机,1个CTDO( 测量海水盐度、温度、压力和溶解氧),1个数码相机,1个海水温度计,2个机器手臂,2个可移动的样品筐,导航系统等。
日本“深海6500”载人深潜器
这样一艘有着传奇色彩的深潜器在比例模型市场上却相对冷门。除了长谷川、万代等模型厂家出过几款产品外,在无新品。
长谷川其他款“深海6500”(25周年限定版)
长谷川其他款“深海6500”封绘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由长谷川推出的1/72 日本深海6500深潜器分色限定版。
本次开盒的“深海6500”封绘
盒子两侧说明
开盒后除了板件外,盒中包含两套艇体,给人一种一盒模型可做两艇的错觉。其实不然,两套艇体分别是“深海6500”初始版以及改进后艇体。因为艇体在初始版与改进版中有所不同,无法通用,所以准备了两套艇体,供玩家自行选择。上下艇体细节丰富,做工精细,组合度很高,方便组装。
初始版(左)与改进版(右)上艇体有所不同
初始版(左)与改进版(右)下艇体有所不同
初始版上下艇体
2012年3月,JAMSTEC对“深海6500”号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升级改造。原来的主摆动式船尾推进器被两个中等大小的船尾推进器代替,另外还安装了一个船尾水平推进器,深潜器便可以更快更平稳地转弯。对于所有推进器的发动机,液压泵和海水泵也被新的具有更快反应能力的发动机取代。下图就是改进后的艇体。
改进版上下艇体
C/E板件连接在一起
C版件艇体细节开模还是可以的吗,没有过多飞边。
E板件左下角就是“深海6500”的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可以抓取海底的生物、岩石、沉积物等各种样品。它们在水中可以举起100kg重的物品。
E板件
D/F板件
D板件
样品筐做成了实心的,要是镂空的就更好了
F板件
F板件主要是初始版主摆动式船尾推进器
K板件主要是改进后的推进装置
G/L板件分别给出了初始版与改进版的垂直舵与观察声呐
观察声呐,还是有细微差距
M板件
透明展示架
说明书
深海6500介绍
板件与水性漆指示
最初型组装指示
改进型组装指示
涂装指示表(可以选择初期涂装也可以改进后或25周年纪念涂装)
水贴纸(包括有25周年纪念涂装贴纸)
场景板一静冈县骏河湾
静冈县骏河湾最深处达2,500米,是日本最深的海湾,从富士山山顶到河湾最深处的高度差达6,000米以上。这种特殊的地形带来了营养丰富的海洋,据说栖息着超过2000种的深海生物。
场景板一静冈县骏河湾(180×165×115mm)里面也介绍了骏河湾中比较著名的海洋生物。
亚克力材质立牌一皱鳃鲨
皱鳃鲨又名拟鳗鲛,是鲨鱼中最原始的一种,有“活化石”之称。
亚克力材质立牌一皱鳃鲨
总结:模型长度135.5mm,宽度37.5mm,零件数63个,背景板(180×165×115mm)。作为一款全分色的限定版产品,零件数量不多,组合较为方便,且细节丰富,在水贴的修饰下,无需涂装就能基本还原配色,在配合附带的背景板,立牌及支架,就可以制作出“深海6500”水下探索场景。
其他模型开盒:
【长谷川 52235】1/72空港用化学消防车“海上自卫队”版 开盒及实图
【青岛社00235 】1/72陆上自卫队3.5吨卡车带给水炊事车 开盒
【小号手83514】1/350 中国海军031高尔夫级潜艇 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