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不邪淫(二)

发布时间 :2022-05-08

​​五、作空观。佛经上面有一首偈子说:

世及出世间,一切由心造。

犹如工画师,巧善皆成就。沉溺于三有,出离亦由心。

我们沉溺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中,都是由我们的心,出离也由心,我们的心迷的时候就沉溺在三界之中,我们的心悟的时候就可以出离,可以超出三界,所以:如蚕自缠缚,迷执诸境界。

事实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因为众生的心迷了,所以好像蚕吐丝一样,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了。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就有一个比方说:“如一美色,淫人见之,以为净妙,心生染著;不净观人见之,视之种种恶露,无一净处;等妇见之,妒嗔憎恶,目不欲见。”同一个女子,有淫欲心的人看起来认为就很美妙,生得很好,心里面生起一个染污心来。如果是一个修不净观的人眼中间,他看到的是一堆白骨,种种恶露充满。如果同样也是一个,另外一个女子眼里面看起来,就是对她生嫉妒心,生嗔恨心。

所以你看同一个人在各人眼中就不同了,“无豫之人观之无所适莫,如见土木。”也就是说同一个女子,在情人的眼中是西施;在情敌的眼中是狐狸精;在修不净观的人,修行人眼中是一堆白骨;在小孩子的眼中只是一位母亲;在一个小老鼠的眼中,这个女子就是一个很可怕的动物,能够打死老鼠;所以同一个人在各类众生眼中是各个不同的。事实上都是因为个人的执着而产生的种种的遍计所执,种种的妄执,所以我们要能够知道这一切都是空幻的,不要生执着心。

六、以道心来转人心。转化,能够以道心来制人心,来转人心,就不会偏向于情欲这一面;能够以人心来合道心,就不

不会偏向于情欲这一面;能够以人心来合道心,就不会偏于理性这一面。也就是我们既要有智慧,也要有慈悲。有智慧,所以能够不会沉迷这些情欲,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有慈悲,以人心合道心,所以也不会单单自己求解脱,而能够把它转化为救度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你看关羽,关羽是一个世间比较有正气的人,他就曾经有这方面的典范。曹操和刘备打仗的时候,刘备失败了,他就跑掉了,所以他自己的妻子那些都给曹操俘虏了。关羽为了保护他这个嫂子,所以也就一起到了曹操这一边。曹操有意要破坏他,就把关羽和他的嫂子关在同一间房子里面,关羽就“秉烛待旦读春秋”,点起大蜡烛来,在外面的房子里面通宵达旦看书,然后没有犯戒。我们去湖北当阳玉泉寺,看他们塑的伽蓝菩萨像,那个关羽像就是“秉烛待旦读春秋”这样子一个塑像。

七、作九想观。想到一个人死亡以后,这些欲心就会止息下来。一个是新死想,第二个是青瘀想,第三个是脓血想,第四个是绛汁想,第五个是虫啖想,第六个是筋缠想,第七个是骨散想,第八个是烧燃想,第九个是枯骨想。用九想观来想一个人死亡以后这些腐烂的过程。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作无常观,一切都无常,面对死亡逼迫的时候,他自然不会产生这些妄念。​​​​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