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父亲节,我都特别怀念我的父亲。我的父亲虽然没有给我留下丝毫的财富,但是帮助我学到了获得财富的能力。
小时候,那个年代物质极其匮乏,但是我觉得家里已经很富有了。
富有的标志是:
第一,什么时候回家,家里总有可以吃点稀饭填饱肚子。因为他每月领工资的第二天就会让妈妈去买够本月吃的口粮,能够吃饱肚子,那个年代是重大奋斗目标。
第二,我有两个玩具。一是毛笔和字帖。这个字帖我还清楚记得是毛泽东的诗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每天,我必须临帖一张,多多益善。二是一副象棋,这个可以吸引好多小伙伴一起玩。
第三,家里很和谐。我没有见过父亲在家里发火或者跟邻里发生争执。
尽管文革期间“读书无用”已经在民间盛行,可是在我父亲眼里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他的生活哲学中,把工作分成三五九等:第一,读书(上学),自己有一技之长。第二,学习裁缝。工作很轻松,不需要日晒雨淋。第三,木工。可以赚到钱,但需要苦力。第四,种田,可以吃饱肚子,但是辛苦。第五,渔民。可以生存,但是风浪无情,会有风险。我的太爷爷就是开船遇到暴风雨淹死在海里。在这个思想的熏陶下,我当然选择了上学,而且在我的上学路上,几乎是可以说一帆风顺,品学兼优。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都是学生干部中级别最高的。
上了大学,父亲也退休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给我一副强硬的生活翅膀了。毕业分配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和科室:中山一院外科!从此以后,父亲的角色明显转变了,每当我请教他什么,他总是一句:你已经是一个大学老师、医生,你的学识比我丰富,你自己决定。其中,我的婚姻,他孙子的名字,我请教他的时候,老人家总是推让了。我明显感觉到,父亲的角色已经成为了我的支持者。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父亲,应该成为孩子的老师、榜样、养育者和陪伴者,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当孩子长大后,父亲应该孩子的支持者和鼓励者,应该向孩子学习更多现代的知识。
我的父亲已经无法跟我对话,再多的怀念只能化思念了。子欲孝而亲不在,我期待年轻一代能够腾出时间多些陪伴自己的爸爸,这是父亲节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