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剑 抓住那根救命稻草

发布时间 :2023-08-25

​​见到音乐剧演员方书剑的时候,他刚刚完成《春上海1949》北京场的演出。

 

在这部首演于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原创剧目中,方书剑饰演男主角郑扬帆,一个毅然投身党的事业的年轻人。“白玉兰洁白,看人间,挚爱永在”。从创排时就参与其中,这部戏已经成为方书剑成长的印证和记录。

 

2018年的音乐节目《声入人心》,让方书剑第一次走入大众视野。《我的遗愿清单》《赵氏孤儿》《青春禁忌游戏》……这些年来,他出现在多部音乐剧作品中,不断在观众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痕。8月5日,他在上海举办了自己的生日音乐会。紧接着第二天,他进入一个新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剧组——《南孔》。

 

方书剑对中国传统叙事有着自己的偏爱,这一点渗透在他的作品里——不管是曾经参演的音乐剧《赵氏孤儿》,还是《咏叹调》等个人单曲,这次在音乐剧《南孔》中饰演真金,同样演绎的是中国历史长河里的悠悠往事。


作为音乐剧演员,作为歌手,也作为他微博名字里的“未来的方书剑”,他身上充满着多样的元素和特质。轻松灵动的少年心态和沉稳厚重的思考与探寻往往在他身上同时出现,对立而和谐。

 

 

​成为舞台上的人

 

音乐剧《赵氏孤儿》中的角色“程子灵魂”,无疑是方书剑的音乐剧人生里意义重大的一笔。这部中国原创音乐剧改编自英国剧作家詹姆斯·芬顿的话剧剧本,加入了“程子灵魂”这个角色。在传统故事里早早逝去的程婴之子,得以身着一席白袍游离于舞台上的各个角落,旁观一切故事的发生,也深陷于自己的命运困局。“这个人物身上有很多点,他飘着,同时又是存在的。”
 

图片

 

程子灵魂的存在剥开了传统叙事忽略的一角,作为“替代品”被亲生父亲献出的无辜婴孩,音乐剧《赵氏孤儿》给了程子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16年,在一个小小的坟墓里面,荒山野岭,无人问津,他是怎么过来的?你说他有戾气吗?我觉得肯定有的。”“他想要父亲的一个态度。他放不下,他的最后一句歌词都是‘永远属于我’,你觉得他放下了吗?”

 

对于程子灵魂的外在塑造,方书剑运用了很多戏曲的身段。“我觉得他的很多动作是武生跟小生的结合。他一开始上来的时候,就是武生的那种架势、那种力量感。到摇篮曲‘飞龙睡在瓦片上’,柔的感觉又出来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戏曲功底,是因为方书剑从小接触和熟悉的艺术形式,是浙江的地方戏——婺剧。外公曾经是婺剧演员,方书剑小的时候就常常去“抱着柱子”看戏。随后他喜欢上唱歌,一路参加各种唱歌比赛并频频获奖——现在,他童年时参加央视节目演唱的《小男孩》也常常为观众津津乐道。直到报考上海音乐学院时,他原本报考的专业也是声歌系。

 

但就在那时,机缘下,他观看了人生中第一部音乐剧《海上音》。

 

也许一整个轨迹的改变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支点。这场与音乐剧的相遇后来被方书剑总结为“人生仅有一次的初遇的悸动”。那一刻带给他的冲击和欲望让他直接转向,投身音乐剧世界——他重新准备考试,并成功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

 

一切的起源是,“你想成为舞台中心的那个人”。

 

图片

 

抓住那根救命稻草

 

舞台上的方书剑,肆意,灵动而张扬。无论是《赵氏孤儿》里宽大白袍下冷眼旁观的程子灵魂,还是《青春禁忌游戏》中阴郁骄傲的瓦洛佳,他在舞台上专注而自如,戏剧性浓烈。如果仅由此去想象他台下的人生,也许没人会想到他会主动说出“我的青少年时期过得并不是很快乐”。

 

“可能很多人现在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我自洽后再去回想也觉得,好像哪个时代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但不代表这是被允许的。”停顿了一下,他说,“我在小学到初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经历过校园霸凌。”

 

方书剑小时候在农村上学,环境单纯而自在。后来因为参加唱歌比赛被注意到,他在三年级时转学到了城里的学校。

 

突然跌进一个陌生世界,“我转学的时候连手抄报是什么都不知道”。农村少年,转学,住校,这些常常出现在霸凌故事里的关键词,也许它们构筑成了一切的起点和原因,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起点和原因。但就是从那个时候,“灰暗的开始”。

 

“我经历这些的程度,我认为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心灵和身体上都受过非常大的创伤。”在讲述这些的时候,方书剑在尽量控制语气和用词,努力通过更为文雅和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对你的辱骂,那些非常难听的话。我以前腿上都是青的,经常能感受到耳朵撕裂的感觉,包括对头部、面部的攻击。”除了这些,还有辅导站老师的严厉和粗暴,对功课做不好的孩子直接动手体罚。

 

当时年幼的他还没有学会怎么求助。过着孤单住校生活的小小少年,眼泪也许是唯一的发泄途径。“经常睡觉之前,枕巾都是湿的。”

 

即便说着“过去那么久了”,讲述这些的方书剑仍然眼圈泛红。我们无从想象一个孩子如何靠自己挣扎着度过那段难以承受的痛苦时光,这样的经历不可避免地深入地影响着他、改变着他、塑造着他。“这一切导致了我性格的形成,在工作上非常要强,非常追求完美。包括现在我看到一些事情,会非常容易打抱不平。”

 

在那样的时光里,“唯一给我带来信心的就是唱歌”。一路参加大大小小的唱歌比赛,音乐或许是他在那些时刻紧攥着的唯一法宝。

 

到初中,他幸运地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成功考进重点中学,开始准备艺考。高一时,有歌手来学校附近开演唱会,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去。跟老师请假很难,他去软磨硬泡,“我说,我同学录上写的梦想就是成为歌手”。

 

他去了,他真的成为了歌手。

 

图片

 

对他而言最大的转折点出现在考上上音后。在此之前,他还是“坐在倒数一二排、不拔尖的学生”,进入上音,他“突然”开始当上班长,当上学生会的副主席,拿国家奖学金,参与各种评奖评优,“完全跟我小时候换了一个剧本”。

 

把唱歌奉为救命稻草的他,终于走入了梦想深处。

 

 

不要停

 

方书剑身上有很多特质。清亮的少年感,对舞台的专注与欲望,对待角色作品的敏感与柔软,都在他身上交汇。他没有去概括自己的性格,也不希望用MBTI这样的测试来框定和标注自己。

 

也许是童年经历的遗留,敏感是方书剑身上看得见的特质。他的敏感,对表演来说是优势,对自己而言却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情绪消耗与痛苦。但他已经能够妥善地接纳,“作为演员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合理。比如,排戏的时候,导演给你一个调度,有时候你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心理动机是什么,这个人物应该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但导演有导演的理由,你要先去消化一下、合理一下。同样地,导演这个角色也许就是我们的人生。”

 

他把人生丢给他的东西自我合理化了,个人的经历被他用来哺育角色的塑造。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的委屈,他与他饰演的程子灵魂,在某些时刻互相连通。

 

图片

 

他会用音乐剧的思维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从童年时的唱歌比赛,到考上上音,登上《声入人心》的舞台,再到成熟的音乐剧演员,方书剑的成长历程明晰而自然。对于迷茫和焦虑,他的总结是“不要停下脚步”。

 

“人在成长过程中,怕的是停止。这不是说人要不停地往前走,你要休息,你要劳逸结合,你要张弛有度,要抑扬顿挫,这是必要的。但是你永远不能停止。”停止,是从心底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失去前进的心,“我觉得是比放弃更可怕的层面”。

 

方书剑的成长,经历了很多“让自己特别崩溃,改变了我的内心、我的性格、我的处事方式和三观的事情”,一件两件经历下来,熬过那些觉得“我不想做了”的时刻,只要没有停下,“你会发现,你经历的那些东西会给你反哺的能量”。

 

在被问到“有没有类似人生信条的信念”时,方书剑分享了自己朋友圈签名的一句话,“珠还合浦,历劫重光。”即便历尽劫难,散佚的终究会回归。

 

重要的是不能停止。“就像音乐剧进行当中,假如你忘词了,或者错动作了,千万不要停下来,你要继续下去。”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