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转折点:十月

发布时间 :2023-12-05

​​#俄乌战争#照例每月一贴。 

最最大的新闻不是前线地图上,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进退,而是发生在基辅以及各国政治中心的变化。 

首要的新闻,是泽圣宣布乌军全线由反攻转入防御,并提出在2000公里的战线上开始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我想要问的是,早干什么去了?等到钱和人,特别是时间都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你想起来要修防御工事了。现在冰天雪地,地冻得梆硬,你怎么修工事啊。就算你修得出来,你用于防守的兵力和装备去哪里找。假设你的9个北约“亲训旅”还在,没有在抠地图的游戏中被祸害掉,这个工事确实是个抗鹅耗鹅神器。但是。。。去年大反攻之后,乌克兰就应该像苏罗维金那样立刻转入防御,画地为牢,把防御线修起来,地雷埋起来。相持时间越久,大鹅的麻烦越大。

其次是,战争长期化,冲突最激烈的,往往不是前线,而是政治中心。战争的支撑,需要国家各种机器和各种利益集群的妥协和博弈,迟则生变。泽圣需要的战争形式是,政治胜仗,国际观瞻有利于我(来钱);军事领导人需要的是,在军事上说得过去的输赢。很显然,去年大反攻以来的所有战斗,基本上罕有军事上值得称道的。所失甚多,而所得甚少。政治的内部的矛盾必然要激化和公开化。军事部门受制于宪制,必须服从政治文官的领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治领导人对前线失败有绝对的豁免权。这是基辅现在最大的麻烦。而相比之下,莫斯科现在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大鹅在前线能给基辅制造此类问题,则莫斯科能自免此类问题。泽圣警告军事领导人不要参与政治,显得心虚,且不正当。

乌克兰国内的局面,最外露的矛盾,则是乌克兰丧失了战争的几乎全部主动权。俄罗斯在几个战略冲突点,任意选择攻击主次、强度、时间,乌克兰以疲惫残破之师,在俄罗斯选定的各个热点之间来回折返跑,迟早有崩溃的危险。而泽圣秉承政治战的原则,在赫尔松开的新局,除了加剧自己的消耗,大毛几乎白捡了一个“围点打援”的机会。渡水而战,本来是军事作战原则中要极力避免的,除非有压倒性战争控制权,否则没有人会选渡水击敌的。

冬天的供给很难,靠援助打仗的乌军的日子很难过。

讲讲外围。

欧盟意志,原有裂缝越来越大。反对无休止地援助乌克兰的政治议程越来越强大。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最近三四个月,无脑喊“农药属于XXX”口号的曝光率大大减少了,连意志最坚强的乌友,现在基本上都不喊了。欧洲现在是心疲了,钱囧了,弹药见底了。战争的硬约束现在越来越明显:民意和钱,都越来越少。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道理是人性,不可违背。

过去现在和未来,美国是最不愿放弃乌克兰的,这事关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事关与欧洲的主仆关系,事关美国全球议程控制权和解释权,所有美国援助乌克兰,是真心实意的,主动把自己的国运跟乌克兰的国运挂钩 。但是,你战线太长,所求太多,延宕不决,一定要出幺蛾子。而且往往在最致命最不可放弃的地方出。

巴以冲突是在美国西方的核心利益核心议程上插了一刀。相比乌克兰,宁舍,不舍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是几十年来西方战略禁脔,意识形态团建的图腾,也是西方任意例外权、优先权的标志物。无论以色列怎么干,如何没有底线,美国西方都愿意给它背。但是这次不同,不是传统的战争模式,以色列借此抛开了所有战争伦理和人道,无差别打开杀戒,西方很犯难,知道对其长期利益极其不利,但是又不能马上转弯,弯太急,容易翻车。只能咬牙坚持。

要坚持,最好是避免两线作战,最好是乌克兰能先停,哪怕停个半年一年也好,缓缓气儿。我以为,这个很现实,俄乌停火的时间可能会早于以色列,除非以色列自己觉得打不下去了(现在看不出)。但对于乌克兰来说,一旦停火,失去的边界就能被固化。要知道,时间也是国际法。在我们这里,有一种通俗的说法,自古以来。

这是地缘宿命的一种。要避免这种宿命,最好的办法是乖乖的,不要发生战争。就像19年泽圣上台的时候,叔说的,别不好意思,到莫斯科去。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