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丰子恺艺术:风格和思想(上)

发布时间 :2023-12-09

​​漫谈丰子恺艺术:

风格和思想

(上)

斯政

 

前言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学者。作为画家,他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代表,他创作的作品中蕴含了他高厚的品格和深远的哲学思考,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在广大的普通民众间传播,给人民心灵的抚慰、精神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和鲁迅一样,丰子恺也在试图用手中的笔,在特殊年代背景下,发出一声声“呐喊”。

       本文是对丰子恺艺术风貌和其思想内核的研究。研究艺术家的作品,必然要研究其思想,想了解其思想,必然需要对其生平尽可能详尽的梳理。本文尝试从丰子恺艺术作品的绘画语言中渗透出的“禅宗”思想作为切入点,浅析丰子恺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想。漫谈丰子恺人生中几个重要节点对其创作的影响,进一步让我们对其作品面貌的形成、思想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多角度的了解。在其风格面貌中,我们不以绘画技巧层面去展开,更多是解析形成子恺漫画风格的动因。对丰子恺思想的阐述,更多是结合作品传递的信息和生平经历对其的影响进行探究。

图片

       最后本文得到这样的结论:丰子恺艺术的风格是在其“朴素”的艺术观和“广博”的佛学观的陶养下,受到日本画家竹久梦二作品的影响,呈现出的一种简约、稚拙的画面表达。丰子恺在其师“弘一法师”观念和学识的滋养下,建立了一种“普世”的、“仁爱”的、“平和”的思想体系。

      对丰子恺艺术风格和思想的探讨,让我们通过丰子恺艺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窥见伟大艺术作品的崇高品格,看见仁者的智慧、人性的光辉,寻得通往真理的路径。

图片

 

图片

《两小无嫌猜》丰子恺漫画

 

       丰子恺先生在《渐》中写道:“不为时间所惑、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里,常以简约、稚拙的手法,在悉小平常的事物描绘中去窥探世界,试图告知观者他所感知的“人世”的真相。而这种朴素地、纯粹的艺术风格呈现,其内涵我理解为是一种“禅宗”的思想。

   “禅宗”追求的是终极智慧,其主要特点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言说的真理不是永恒的真理。可以命名的概念那就不是永恒的概念。同样,“禅”——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或者这样说,智者想传授永恒的真理,是没有办法直接说明的,那就需要一个契机,通过某个事件,让众人“悟”到“真理”,便是“顿悟”,即是“禅”。

图片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丰子恺漫画

 

 

 

作者简介:

图片

       斯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文联全省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八届文代会代表。成都画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四川省美协理事,成都市美协理事,市委统战部蜀都画院理事,成都油画艺委会委员,禾拾画社社长。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