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报告有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成都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应急响应,启动本土疫情防控专班,其中就包括专门破译病毒“身份密码”的检测测序组。
测序组组长是陈恒博士,她有5位小伙伴:程悦、谢汶君、冯兰、袁齐武和龙露。他们在房间不过十余平米却大有乾坤的实验室里承担着新冠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而这个结果将对整个城市的疫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恒进行PCR产物纯化
成都市疾控中心与四川省疾控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2020年建立了联合基因测序平台,同时进行二代和三代测序,兼顾了高效和准确性。去年年底,郫都区疫情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获得的基因测序结果,锁定了病毒来源。由于基因是生物独一无二的身份标志,通过对它的识别,破译病毒的身份密码,就能知道它是谁。同时,基因相似度越高,亲缘性越近,借助同源性分析,进行病毒的“亲子鉴定”,就可能知道它从哪里来,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就可能了解它是怎么传播的——也因此,基因溯源在传染病溯源中具有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
谢汶君检查测序芯片
基因检测程序复杂且缜密,测序开始后,仪器设备就要连轴转,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任何疏漏都会前功尽弃。陈恒博士带领她的团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样本一到实验室,测序立即启动,团队和仪器一起全天候“运行”,确保整个流程不中断,每个步骤无缝衔接。对每一份标本的核酸,通过扩增、纯化、质控、酶切、加接头、加标签、再纯化、定量等复杂的操作后,再进行上机测序,运行整整一天一夜后产出以G为单位的数据,继而对数据清洗、拼接、比对分析。这样的过程,一直要持续两三天。
程悦观察磁珠风干效果
夜以继日的实验室检测,争分夺秒揭开病毒身份密码,追踪感染来源,只为不负疾控人的职责使命,为疫情防控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提供一锤定音的铁证,为守得这个城市的安宁尽一份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