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多少兴衰千古事。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以其脉脉河水滋养着沿河九省的百姓生计,河流两侧孕育着不少古老的文明,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也是洪水猛兽,有着“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时刻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治黄工作,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饱含着治黄的殷切愿望和对黄河两岸人民的深情厚义。10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视察调研,并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要以一局之谋、一域之力,服务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事关千秋大计的伟大战略,体现黄河安澜的济南担当。
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指出,“主动融入、服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济南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济南市重点开展的典范节水城市建设、五库连通工程、白云湖扩建、华山湖开掘、打造黄河百里大堤的一系列举措,使得黄河济南段的疏浚和引流能力得到强化,也经受住了今年秋汛的严峻考验。
体现黄河安澜的济南担当,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保护,就是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指标任务,把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的前提,在保护生态的环境下实施经济开发,避免走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高投入高成本高牺牲的老路。要突出综合施治,以共抓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为方针,紧抓沙水关系这一黄河水患的牛鼻子,一体推进固土、调沙、节水、增绿等一揽子措施。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极端天气灾害风险,不断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大洪水的能力,筑牢发展的安全屏障。
体现黄河安澜的济南担当,应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有了当前的综合施治,才可以打开长远的发展空间,这是在当前和长远的考量中应该遵循的一贯的辩证法原则。既要立足当前,做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等当下要紧的重点事项,又要持之以恒推进域内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滩区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特别是激发域内群众共治共享自觉保护黄河的意识等,为全局添彩,为一域增光。
体现黄河安澜的济南担当,应处理好新动能与旧动能的关系。伴随着黄河沿岸济南新旧动能起步区的振翅启航,近年来,济南市持续把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数字赋能,培育优良产业生态,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同时,强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刚性约束机制,构筑一流的营商环境等,为黄河战略在保护中的发展提供了济南方案。以新动能替代旧动能体现流域的持续发展,这正是“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产业则产业”的济南绿色答卷。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大事,是国家战略。只有心怀国之大者,遵循历史规律,以功成不必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就一定能在黄河全域协作共建中,体现济南担当,作出济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