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无人机技术相对起步较晚,此前俄罗斯依赖进口的以色列无人机技术——目前俄罗斯航程最长的无人机是“Forpost”,是以色列授权俄罗斯生产的“搜索者”的翻版。今年8月份,俄罗斯“喀琅施塔得”公司开始量产“猎户座”(Orion)无人侦察机,未来计划每年制造最多30架此种无人机。此前“猎户座”无人机俄罗斯只有俩架,为试验机型,但是却在叙利亚战场上大显神威。
12月25日,据相关人士消息,俄罗斯“猎户座”无人机在叙利亚共执行了超40次打击恐怖分子的飞行任务。自2019年起,俄罗斯在叙利亚同时使用“猎户座”察打一体系统共两架无人机。而这两架无人机在叙利亚共完成超80次飞行,其中超40次使用武器打击恐怖分子目标。并且这种无人机在一次战斗飞行框架下,可以使用无人机针对武装分子进行数次打击。
俄罗斯“猎户座”无人机,其最大起飞重量1150公斤,巡飞速度200公里/时,最大飞行高度7000米,留空时间达24小时,最大战斗载荷200公斤。最先被用于航空兵和炮兵的地面目标进行侦察和照明”。之后通过测试改进,“猎户座”无人机在叙利亚使用“X-无人机”制导导弹,以及20、50和100公斤的制导航空炸弹作为航空武器,以及使用OFAB-100航空炸弹,对叙利亚恐怖分子实施精确打击。可以说,“猎户座”无人机已经具备对地打击能力。
鉴于“猎户座”无人机在叙利亚战场上的优异表现,俄罗斯“喀琅施塔得”公司不仅要量产,还计划要将该无人机推向世界市场。不过打铁还需要自身硬,俄罗斯无人机技术十分滞后,而陆军无人机应用方面,俄罗斯则落后中国10年以上。在2014年,中国给全军炮兵普及了209系列无人机时,俄罗斯还只能依赖航模级别的无人机来监视乌克兰军队。而“猎户座”无人机更无法和彩虹-4系列2000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相媲美。
“猎户座”无人机本身也是一款十分落后的机型:该型飞机缺乏卫星天线,无法监视攻击200公里以外的目标,同时,俄罗斯也没有展示过类似小型的无人机挂在激光空对空的导弹,所以可以认为“猎户座”无人机不具备空对空的打击能力。因此,想要将该无人机推向市场,还需自身技术过硬。才能去挑战被中以“垄断”的世界无人机市场,但是现在恐怕胜算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