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盈利之技术篇005

发布时间 :2022-02-14

​​盈亏比之要素3,内核性——通过盈亏比,可以建立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交易模

式。

盈亏比原理,在各种优秀的交易模式中具有普适性,是市场上各种成功交易模型

内核,以盈亏比原理为核心,结合自身的价值观、知识结构、性格偏好、优质资

源、交易风格,就可以建立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交易策略,扬长避短,操作风格可以

进行各种个性化设置。

但内核驱动是同一个,一个交易策略如果没有盈亏比内核,就永远陷在市场涨跌

的不确定性里迷茫挣扎,胜利似乎在眼前,又遥不可及,难以到达确定性彼岸。

市场涨跌,只有胜率,没有必然,只有各种暂时的伪确定性,即“连续的随

机”,比如牛市或某个行业板块的“连续”上涨,被误认为是市场“确定性”,实

际上它只是更大级别上涨、下跌不确定性过程中的一段而已。

为什么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因为从人类利益博弈的本质去看,如果涨跌中存在任何一方的长久确定性,必定

引导这个博弈市场自身的毁灭,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房产、利率、社会福利等等

领域,往上涨或下跌任何一个方向确定性发展,都会因为后续维持的量衰竭,难以

为继,或者导致社会资源分配极度不合理,越过了临界值而被外力摧毁或崩塌,这

已经被世界经济、历史的发展史实所证明。

所以确定性不存在涨、跌之中,只存在于交易者对“盈”“亏”结果的操控之

中。

世界的原始状貌是繁杂、凌乱的,行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但人们可以通过

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合目的性的操控引导,把它导向正向结果。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物以稀为贵,正因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涨跌存在不确定

性,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的交易者,都是高价值的稀缺人才,只要能实现确定

性,至少在一个较长时间段达到稳定盈利,即意味着巨大财富收益。

现实世界中确定性最高的领域,是农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业种

植中,几乎具备增长的绝对确定性,一粒种子能确定性获得十倍、百倍,甚至千

倍、万倍的收益,然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正因为这种确定性太高,太普遍,市场对这种能力定价非常低廉,几千年来,全

世界的农业从业者都是同一时期财富收益相对较低的。当然,这里仅从“市场对这

种能力定价”而言,并不是说农业不重要,农业一直都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吃饭的问题,从来都是生存的第一大事,这个事实同时也证明了市场价格并不总是

对的,有根本价值的事物经常被低估,泡沫的事物经常被高估。

 

一花一世界,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看市场视角各异,因此交易风格多种多样,失

败的交易模式,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成功的交易模式、操作风格都有一个共

性,就是符合盈亏比原理,并长久执行了盈亏比策略。没有哪个交易风格必定成功

或者必定失败,但违背盈亏比原则的,任何交易方式必定失败。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事件驱动型交易者,有几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

少。”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

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知之前退出游戏。”

 

——这是对市场不确定性盈亏比要素精炼的总结,索罗斯的交易风格决定了他

所选择的买入时机,是走势大级别转折买点,一旦判断错误,后果是小幅亏损;如

果判断正确,将是重仓、巨幅盈利——凭此盈亏比结构,在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获

得了确定性胜利。

市场上还有很多事件驱动型交易者,比如分析市场资讯、财经新闻、产业政策、

政治时事等信息流对走势涨跌、市场共识的影响,借力有利时机建仓,做空或者做

多,同属此类,各位可以对号入座。

从哪个视角入手并不重要,成功者的共性,都是对仓位盈亏比的掌控。

价值投资视角的代表,格雷厄姆劝诫交易者将投资建立在合理可靠的基础上,以

证券的“内在价值”为基础进行投资,以抵御市场崩溃来临时的风险。在买入价格

和价值之间,寻求一个“安全边际”。

巴菲特强调的投资理念:第一条,保住本金;第二条,保住本金;第三条,不要

忘记第一条和第二条。在秉承格雷厄姆理念的基础上,兼顾股票的成长性。

以上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从公司的视角出发,寻求理想的交易目标,建

立有利的盈亏比,来解决市场涨跌的不确定性,具体做法就是用公司的内在价值和

稳定的财务表现,以较长的时间框架,去抹平短期的价格波动,获得长期确定性盈

利。

这个过程中当然会发生亏损,但具有“安全边际”的买入价格,决定了亏损的幅

度较小,所选择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成长性,决定了盈利的幅度较大,又由于此类优

质公司在市场上的稀缺性,使之具备相当的胜率优势,而且,因适度分散的资产组

合,从这一视角所选择的公司,同时下跌的概率进一步降低,最大限度保障了确定

性。

如果你秉承的是价值投资理念,具有成熟的分析思路,很大概率将会与市场基

金、机构、大资金在同一时间,买入同一类公司的股票,这就是市场共识引导资金

流向,特定股票因此成为资金流的必经之路,形成“连续的随机”——趋势

以查尔斯⋅道为代表的市场走势分析视角,提供了一种能够自我验证的观测股市走

势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价格走势指数(道琼斯指数以及各大股指),成为

股票、期货、外汇市场从业者技术分析的基石。

其基本观点是价格反映市场并定价未来,走势具有趋势性,并同时存在作用力、

反作用力以及相互作用,所以价格趋势既有主要运动,又有次级运动,由于市场参

与者行为动机的同构性,表现在走势结构上,就是由一系列顶部、底部等若干高低

点构成的趋势与转折,且在各级别交易周期上具有相似性。

其后的代表人物江恩、艾略特、斯坦利⋅克罗、约翰⋅墨菲等,操作原则都立足于

这一基本观点,其交易模式中买入时机、持仓条件、退出条件,支撑位、压力位,

买点、卖点,即在价格走势上找到一个下跌衰竭,上涨合力相对于下跌合力具有胜

率优势的位置。

做多为例,理想的位置有两类:

1,转折买点,主要运动为下跌走势,其下跌力度衰竭,走势反弹的底分型附

近。

2,顺势买点,上涨走势中次级运动低点(回调底分型低点)。

附注:技术上分析相关知识会在后文详细叙述,但不是本节的重点,因此暂时略过。

做空的情形则与此相反,即下跌走势次级运动高点,上涨走势力度衰竭顶分型高

点附近,诸如此类所设想的种种情形,无非都是为了实现有利的盈亏比,如果发现

市场变量超出预设,立即退出,如果正确,则长久持仓,这个盈亏比内核,与价值

投资也是一致的。

现实中,市场参与者却往往被细枝末节所吸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不知不

陷入寻求市场涨、跌确定性的歧途,缘木求鱼,以为“圣杯”藏在这里,却未发

现盈亏比内核,缺少了这个内核,任何看似强大的交易策略都是脆弱的。

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内幕消息”,热衷于依据内幕消息,小道消息,超前消

息交易的,认为它具有最高的确定性盈利价值,因此寄托很高的信任,频繁、连续

重仓投入。

现实中,“连续的随机”在任何策略中都可能发生,比如凭“内幕消息”连续几

次盈利,但那依旧不是确定性。

因为市场涨跌的不确定性,对一切市场参与者具有普遍性,因此连内幕消息的策

源地,第一手信息都无法保证确定性,何况传播到二级市场的二手、三手信息?

内幕消息的信奉者,把资金押注在判断内幕消息真假上,与直接押注在判断市场

涨跌上,没有实质差别,以为有了内幕消息,市场上涨下跌就获得了确定性,主动

放弃了“盈亏比”设置,出现亏损,依然无条件逆势持仓,觉得有所依凭,后果就

是失去以前所有盈利和本金。

只要贯彻盈亏比策略,即使按内幕消息去交易,同样可以成功,甚至其他更离谱

的奇葩交易方式效果都不会太差,比如有一个奇人,每次交易的决策依据就是抛烟

盒,正面朝上就做多,反面朝上就做空;或者是用石头砸自己鼻子,左鼻孔出血就

做多,右鼻孔出血就做空,如果你是他的对手盘,有没有把握必然赢他?——当然

没有,这就是不确定性的含义,总体上看,对随机选择和过度分析两者一视同仁。

以数学家詹姆斯⋅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为代表的量化交易,就是彻底的、完全的依

靠数学模型来投资(交易),剔除掉传统的对宏观、微观经济的判断,仅保留具有

胜率优势的技术性金融数据,在转瞬即逝的、很小的交易机会里进行统计套利。

“我们整天做的就是这个事情。我们总是不停的买入、抛出。我们之所以赚钱,

就是靠我们不停的交易”(西蒙斯本人1999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大奖章基

金从1988年成立以来,以远超巴菲特的年均回报率名列世界前茅,被称为“全球最

睿智的亿万富翁”。

近年以来,在股票、期货、外汇交易中,以量化策略投资的资金,所占市场资金

的比例呈逐年上涨趋势,总金额越来越大,至少证明了量化投资作为一种交易方

式,与传统的证券基本分析相比,并不存在劣势。

另外还有以高盛集团、花旗集团、JP摩根为代表的高频交易,都可以归结为量化

交易一类,因为二者都是以算法交易程序为买进、抛出的依据,借助计算机和现代

化通信平台,在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算法策略、市场信息接收、交易订单生成、

交易订单发送、成交回报接收、处理成交回报等一系列交易环节,都实现自动化机

器人工作方式,以降低交易信息在每一个软件和硬件节点上消耗掉的时间,即降低

延时,在以微秒为单位,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短时间内反复用很高的频率完成数量巨

大的股票交易,它具备在1秒钟的时间完成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笔股票交易的

能力,名副其实的做到了比闪电还快。

交易风格不是重点,重点是最终盈亏状况,2008年,是华尔街和世界金融银行十

分困难的一年,许多投资银行倒闭,随之发生了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在金融市场

处于整体衰退期间,高盛、花旗、JP摩根,通过高频交易获取了20亿到10亿美元不

等的收益。

无论外在的交易模式如何,其内核依然是盈亏比,盈亏里面的“亏”,这个亏损

幅度、止损幅度,是相对的,相对于模式内的“盈”,比值小就有利,高频的量化

交易,在盈利方面难以做到“较大的幅度”和“较长时间的持股”,必定在止损方

面要用“更小的幅度”和“更短的时间”与之匹配。

目标利润是“分米级、厘米级”,止损幅度则必定是“毫米级、微米级”——

亏比结构依然坚固。同时累积足够的交易次数,以大数定律实现盈亏比优势,实现

“盈利的总和”大于“亏损的总和”,凭此战胜市场。

以凯利、爱德华⋅索普为代表的概率优势交易者,从统计学和概率论出发,运用著

名的凯利公式,战胜了赌场和投资市场,在赌场上开辟了战胜21点的策略,在股票

市场用自己管理的对冲基金连续30年获得了较高的年化收益率。

凯利公式的投注策略实际上就是一个盈亏比策略,它首先避免爆仓,从不全仓交

易,但并不避免亏损,其精髓,是一个根据现有的金额按比例下注的系统,当胜率

为0或者负值时,停止交易,胜率较小的时候,投入较小比例的交易资金,胜率优势

增加时,投入较大比例的交易资金。

如果连续多次亏损,那么就根据剩下的资金总额按比例缩减交易资金;如果盈

利,随着财富总量增加,所投入的交易资金也会增加。只要胜率占据优势,总体上

看,盈利的资金一定比亏损的资金多,因为胜率优势低的时候,亏损金额小,胜率

优势大的时候,盈利金额大。

上述各类交易风格,所列举的名字只是代表,每一种在市场里都有不计其数的执

行者,下面继续列举几种股民熟悉的交易模式,以说明“盈亏比”在几乎所有的成

功策略中,具有内核性、普适性

市场上有一类资金,以题材股、概念股炒作为投资依据,它以基本面业绩(成长

性、利好)为基础,但又经常脱离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主要基于市场“预期”,即

市场参与者“相信”其业绩会增加。

题材与概念,虚虚实实,经常被市场证伪,但这一点不重要,预期能否实现也不

重要,预期的真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相信它会实现,并形成市场共识,

相信它的人与不相信它的人相互抵消后就留下了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如果是正向

的,那么市场价格就会上涨;一个预期出现了,即便它在真实的企业经营中并不存

在,但只要能影响参与者的内心世界,便会因此改变“股票”-“资金”两者的供求

关系,市场就存在获利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现实世界的精确预测并不重要,金融市场上的成功秘诀在于

能够预见到大多数民众对某个事件的普遍预期心理。

一个事件如果可能给企业未来业绩带来利好,就会引起参与者预期的膨胀,由此

产生的具体交易模式就是“潜伏”、“跟风”市场题材股、概念股,执行更彻底的

是潜伏或跟风该题材的“龙头股”,先知先觉的资金会提前布局,即“潜伏”,当

价格被市场逐渐形成的共识推高,后续买入的资金顺势交易,即“跟风”。

很显然,潜伏买入的走势位置是价格相对低位,跟风买入的位置是相对高位,由

盈亏比的要素2,前置性,可知走势位置,比方向更重要,同一个交易模式,“潜

伏”交易者胜率高于“跟风”,市场的上涨、下跌的不确定性,不会因为交易风格

的不同而改变,炒作题材、概念,依然在价格涨、跌的不确定之中,决定胜负的依

然是“盈亏比”:

走势位置相对低位的潜伏者,如果亏损,可以小幅止损退出,如果正确,可以获

得较大幅度盈利。走势高位的跟风交易者,如果错误,在强大的下跌势能冲击下,

很容易会大幅亏损,如果正确,获利空间较小,盈亏比总体上不利。

由盈亏比的要素1,“累积性——盈亏比效果的兑现,需要累积必要的交易次

数”可知,一两次交易中,潜伏者可能亏损,跟风者可能盈利,随着交易次数的增

加,最终前者的盈利幅度将远远大于后者,市场著名的谚语“低吸富三代,追高毁

一生”正是这一结果的生动描述。

以上对各种交易风格的剖析,证明了盈亏比的内核性、普适性,它的应用价值

于,只要把握了盈亏比原理,可以不拘束任何交易模式,结合自身特点,任意组合

出千变万化的交易模式,也可以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方法,随着市场变化,在不同交

易模式中无痕切换,以获得最大胜率优势,因此,它是制定交易策略的策略

与此相反,如果违背了盈亏比原理,执行任何交易模式,都是东施效颦,形似而

神不似——交易模式本身,并不提供盈利的确定性,因为不同的交易模式,仅仅是

介入市场的视角不同,必然要面对的,是市场上涨、下跌的不确定性,这一关键绕

不过去,只有盈亏比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包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所以是交易模

式的内核。

从一系列交易模式可以提炼出盈亏比内核,反过来也成立,从盈亏比内核可以建

立一系列交易模式,这正是本要素的应用价值。

从盈亏比“内核”如何建立一系列交易模式?

请翻到《内核性》下篇——006。

什么?没找到?而它确实又在那里。

——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空间,还有另一个维度,时间。

优质的建仓目标,有利的买、卖时机,是不是经常也找不到?它们也确实存在。

一些东西,可以在空间上找到,有些东西,要在时间上寻找,它在将来的某个时间。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