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立即了解核实情况,尽快和您联系!”天通苑南街道一声“哨”响,昌平区多部门“报到”支招。
日前,居民反映天通苑南街道陈营片区的陈家营西路、陈家营南街、清河北侧路三条路面,存在道路坑洼不平、破损等问题,影响出行。天通苑南街道深化“潘东工作法”向前一步走,对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道路进行修缮,解决居民出行难题。
据了解,陈营片区这三条道路承担着天通苑地区主要的交通流量,道路相交陈家营中路、清河路、祥安北街等多条道路,周边还分布有商业区、学校、住宅区,人流车流量较大。
为解决影响群众出行的这一难题,天通苑南街道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开展现场调查,发现这三条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地区日益增长的交通通行需求。因此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经天通苑南街道工委研究后,向区级平台申请“吹哨”,请相关部门“报到”,共同商议解决措施。
“诉”是市民群众的期盼与需求,“即办”代表着政府的响应速度和解决能力。自天通苑南街道“吹哨”以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昌平交通支队等多个部门多次“报到”,召开协商会,就怎么改造、改造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哪些问题、改造过程重点环节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历经多次优化和修改,最终形成了设计方案。3月底,陈营片区(陈家营西路、陈家营南街、清河北侧路)三条道路即将启动大修。
“去年,天通苑南街道已对陈营西路、陈营中路、陈营中街、城铁南路、陈营东路5条道路完成改造升级。陈营片区三条道路的改造项目已纳入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改造后,公共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天通苑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道路修缮改造前,我们充分收集了居民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按老百姓需求上菜’,从政府想给群众干点啥,到群众想让政府干点啥,让民生项目最大程度尊重群众意愿。”
据了解,陈营片区三条道路改造方案采取点面结合的整体思路,具体包括陈家营西路(清河北侧路——祥安北街)长765.548米,陈家营南街(陈家营西路——陈家营中路)长190.325米,清河北侧路(陈家营南街——区界)长673.037米,沥青路面改造总面积为26815平方米,步道改造总面积为3716平方米,改造合计面积为30531平方米。
记者/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