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版“狼人杀”,《冰雨火》现实主义禁毒题材新突破

发布时间 :2022-08-29

​​文|Clytze

 

正邪对抗的最前线,善恶纠缠的修罗场,这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世界,却是禁毒警察们的日常。

​近日,由陈晓、王一博主演的禁毒题材剧《冰雨火》正在热播,这部剧带领观众走近和平年代最具风险的警种之一——禁毒警察,深度还原了这一英雄群体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禁毒实况,也让观众看到了他们对于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图片


 

反转不断:禁毒版“狼人杀”


《冰雨火》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边境小镇云河县,这里毒品交易猖獗,警方与毒贩间的拉锯战长达数十年。


故事开局就是一场命案。味享餐厅的大厨胡庆山遇害,他表面上是老实本分的餐厅厨师,背地里却是新型毒品“大黄胶囊”的制毒师。派出所民警陈宇(王一博 饰)通过掉落在作案现场的玉佩,发现了三年前消失的好友吴振峰(陈晓 饰)与该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认定这个案件和三年前的一起贩毒案有关。
 

图片


三年前,吴振峰的父亲吴刚被毒贩杀害,吴刚从此背上了贩毒的罪名。吴振峰无法接受警方的论断,决心寻找真相为父洗脱罪名。某天,丧父的吴振峰从发小陈宇处得知了抓捕毒贩的关键信息,于是他不顾阻拦莽撞行动,搅黄了一次重要的抓捕任务,最终导致禁毒队龚队长终身残疾退居二线。


事后,陈宇为此事追吴振峰至境外,希望能将他带回国调查,可不料两人途中又遭毒贩追杀,陈宇落入河中,吴振峰自此杳无音信。回国后的陈宇因这次工作失误被下派到基层派出所。
 

图片


三年后的味享餐厅案让陈宇重返禁毒大队,也让他下定决心重新调查吴刚案,不仅是弥补三年前的过错与遗憾,也是为好友吴振峰和他的父亲吴刚洗清冤屈。


自此,《冰雨火》的故事分成了两条线一条线通过陈宇的视角深入到公安系统,以云河县公安局局长林德赞为首的警察们如抽丝剥茧般获取线索,想要将云河的贩毒团伙一网打尽;另一条线以吴振峰的视角深入到贩毒团伙的内部,以K集团为首的贩毒团伙网络逐渐显现,他们腐蚀警察、铲除异己,如此猖狂的做法令人不寒而栗。


双线并行之下,《冰雨火》的剧情紧凑连贯。吴刚案、大黄胶囊案,关键证人接连被杀……该剧从一开始就连出狠招,每个案件里的线索千头万绪,但又隐隐指向同一根源,营造出了浓厚的悬疑感。
 

图片


剧中,无论是毒贩还是警察,都拿着多重身份牌,有着诸多疑点。警方要保卫云河安宁,但在破获毒品的过程中有些人难免会利用毒贩获取情报,从而身份存疑;毒贩内部勾心斗角,自产自销毒品,更会随时为了自身利益变成敌人。


栽赃、猜忌、攻心……该剧没有丝毫迂回,每场对话寒暄都暗藏机锋,每次正邪交锋都是人心拉锯。随着各色人物相继出场,关系也越发盘根错节,整个故事像是一场“狼人杀”,天黑闭眼后,总有人会在黑暗中倒下,而天亮了之后,“狼人”便会隐藏自己,继续在这张网中潜伏。有着上帝视角的观众,也只能加入这场“狼人杀”游戏,不断地推翻并重建自己的猜想,跟着剧情一同寻找“狼人”,解密真相。

 

 

人物创新:人性复杂、正邪难辨


“烧脑”是《冰雨火》的第一观感,这一观感则建立在丰满的群像基础之上。


由陈晓饰演的吴振峰是个游走在善恶之间灰色地带的“孤胆英雄”,他时常面临着被黑白两方抛弃的绝境。一方面,他为了替父洗清罪名,潜入贩毒团伙内部寻找线索,还要避免被毒贩们发现端倪。另一方面,他为好友陈宇及警方提供信息,与此同时还要承受来自于“正义方”的误会。剧中,吴振峰作为黑白间的关键人物,他的立场、抉择、情义,都成为了剧情的重要转折点。
 

图片


而由王一博饰演的陈宇是个职场愣头青。作为警察,他固执倔强、不按常理出牌,致使他在工作中屡屡碰壁,但随着案情的深入,他也在逐渐成长。作为朋友,他善良执拗,在吴振峰受到所有人怀疑的时候,他选择守在原地,死磕真相。这两个角色,从最开始的相互对立,到后来慢慢朝着彼此靠近、相互信任,颇有几番相互救赎的意味。
 

图片


《冰雨火》对于配角的刻画也颇为真实,这些角色的魅力,不在于身份,而在于血肉。如禁毒局局长林德赞,常年奋斗在禁毒一线,却拿不出女儿留学的费用,他看起来清正廉洁,但在抓捕毒贩时却有着反常行为,立场颇为神秘。
 

图片


再如禁毒大队刘队长,看似雷厉风行,实则一直在为贩毒的外甥“擦屁股”,当观众正为他溺爱外甥的行径感到愤怒之时,又从剧情中得知刘队在多年前执行任务时被感染艾滋的毒贩咬伤,至今未婚。
 

图片


此外,剧中的女性角色也非工具人,她们有着自己的情感动机和行为脉络。女禁毒警察蓝安然的父母命丧于毒贩之手,后来她将林德赞视作指路明灯,毅然决然地选择站在黑暗的对立面。剧中,蓝安然遭遇不测时也能泰然自若,宛如一朵历经风雨却依然向阳而生的铿锵玫瑰。
 

图片


与同类型剧相比,《冰雨火》的关注点始终在“人”,它着墨于人性的复杂,展现了从毒贩到警察的众生相。它像是一面镜子,照进人间百态,揪出人们的善恶之念,更折射出潜藏在人们身边的良知与正义。

 

曲折发展:禁毒题材剧进化论


跌宕的故事走向、激烈的脑力博弈、人设的多重反转,禁毒题材剧在众多剧种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早些年的禁毒题材剧创作中,《黑冰》《永不瞑目》《玉观音》等作品风靡一时,这些作品将爱情和禁毒元素杂糅,着墨于剧中人物的爱恨纠葛,以探究复杂人性见长。但与此同时,它们对于禁毒工作的刻画表面化、程式化,使得故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图片


2004年,由于尺度大、血腥暴力等诸多问题,国家开始出手管控相关题材影视作品,禁毒剧迎来了发展的低谷期。在这一时期,禁毒题材剧的数量骤减,热度降至冰点。


沉寂十年后,2014年的《湄公河大案》将该题材重新带回观众视野。《湄公河大案》以2011年的湄公河“10·5”案件为原型改编,讲述了中国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杀害中国船员一案并破获重大国际贩毒团伙的故事。与之前的禁毒题材剧相比,《湄公河大案》开始注重对于群像的刻画,侧重描写警察的侦破过程,因此更为真实落地。
 

图片


近几年,随着年轻收视群体的不断壮大,禁毒题材剧开始尝试创新以突破刻板印象。在创新的道路上,禁毒题材剧又分成了不同的派别。


《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不说再见》《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等作品尝试用爱情来增添内容的饱和度,但它们叙事能力不足,也时常被观众诟病为“披着禁毒外衣的爱情偶像剧”。
 

图片


《破冰行动》《暗夜行者》等作品悬疑推理成分浓厚,它们选择将正邪、警匪对抗上升为主要矛盾,将叙事和氛围塑造放置在主要位置,再配以真实的细节处理和合理的烧脑节奏,这些作品也因此收获了较好的口碑与热度。如今《冰雨火》的热播,意味着禁毒题材作品已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图片


可以看出,中国的禁毒题材作品一路走来历经浮沉,但整体在向上发展。


优秀影视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娱乐,还在于推动不同观念的碰撞、促进人们固有看法的转变、折射时代的精神风貌。禁毒题材剧作为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剧种之一,主创们更应将关照现实视作基础,从泥土中挖掘真实可信的人物和事件,提取丰富有趣的真实细节,这是禁毒题材剧未来发展所需要做的第一步“求真”。


在影视剧整体制作水准都在进步、内容趋于同质化的当下,创新成为影视作品加固其内容护城河的重要方式。因此,禁毒题材剧的创作者们应该在“求真”的基础上,尝试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叙事技巧等方面做出创新,带着更为开阔的眼界,进行“向前再走一步”的探索,这是禁毒题材剧未来发展所需要做的第二步“求新”。


如今,影视市场快速迭代,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们只有在“求真”“求新”的基础上,把好质量关,传播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禁毒题材剧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今日热门